“三传三接”点亮星星火炬
新中国成立70年来,红色基因薪火相传。宝应是有名的红色老区,是新四军战斗过的重要根据地,坐落着苏中工学旧址,也是《柳堡的故事》诞生地。
战争年代,这片红色的摇篮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,生与死的考验;而在和平建设时期,他的红色基因也从未丢失。
近来,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周年,将红色血脉一代代接力好、传承好,宝应县少工委在全县少先队组织中开展寻访红色记忆、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,以“三传三接”形式,为少先队员们寻红色根源、汲奋斗力量。
传承红色基因,接续奋斗征程
10月初,西安丰镇组织开展“重温峥嵘岁月,牢记使命担当”——红领巾寻访活动。
少先队员代表走进新四军后方医院院部旧址,聆听原西安丰小学校长陈以和爷爷讲述新四军抗战的故事,了解新四军在宝应的战斗史......
陈以和爷爷熟悉西安丰革命历史,并从事新四军研究工作20余年,著有《芦荡烽火》等书籍。 陈爷爷语重心长地对少年儿童的学习成长提出了希望:“你们是祖国的花朵和希望,希望你们好好学习,做一个栋梁之才。”
曹甸镇组织少先队员寻访共和国同龄人,与老党员潘贻新、工人代表郝菊英、企业家郝思勇进行了深入交流。少先队员们聆听着老人们70年来的生活历程,从他们生活的巨大变迁中,深切地感受到了家乡以及祖国这70年建设过程的伟大发展、巨大成就,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怀,也激励着他们未来能为家乡的发展、祖国的繁荣贡献更大的力量。
传诵红色经典,接力时代使命
诵读学传,就是让少年儿童在一生记忆力最旺盛、心灵最清澈的黄金时期,从书中汲取成长精华、根植红色信念。宝应县积极开展“诵读学传”系列活动,以多种多样的形式,让学生感悟红色经典的深刻内涵,学习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,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,汲取成长成才力量,担负起时代使命,为建设伟大祖国奉献青春力量。
曹甸镇中心初中举行了“我和我的祖国”系列活动,“诵英雄、读诗文、学礼仪、传精神”,少先队员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的爱。
9月18日上午,城中小学少先队员代表们来到了周恩来少年读书处,开展纪念“九一八”主题活动。大家齐声朗诵爱国诗词《九一八不能忘却的记忆》:“莫忘为国捐躯的英灵......中华精神、世代传扬......维护和平、勿忘国耻......正义必胜、人民必胜。”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诗词回荡在周恩来少年读书处,回荡在少先队员的心中。
“这次活动,不仅是队员,我们辅导员们更是深有体悟,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,勇于承担起历史的责任,把爱国情怀融入进实际行动中,团结好、教育好、带领好广大少先队员,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辅导员!”城中小学中队辅导员胡正兵老师感慨道。
传承红色梦想,接棒强国担当
热爱祖国,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语,祖国的未来在少先队员的肩上,祖国的复兴还要依靠他们去努力。 为培养全体少先队员爱国、爱党、爱少先队组织的思想,增强少先队员党、团、队衔接意识,宝应县组织开展了“我和我的祖国”系列活动,以丰富多彩的形式,放飞少先队员的红色梦想,激发少先队员的强国担当。
9月23日,实验小学在操场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,少先队员代表郭静带来了《热爱祖国,从做最好的自己开始》的国旗下演讲。
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”郭静号召各位同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,从小学习做人、从小学习立志、从小学习创造,培养好品行,掌握好本领,锻炼好身体,努力成为爱祖国爱家乡、有梦想有追求、勤学习勤思考的好少年。
全县各学校少先队员们用自己的方式献礼祖国70华诞、庆祝建队70周年。